网站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0
今日浏览量: 0
期刊简介
《电力勘测设计》由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主管、主办,是电力勘测设计行业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期刊,于1978年创刊。刊物面向电力勘测设计企业、电力产品制造企业、相关行业勘测设计企业及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单位,专业性强、受众面广,现被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等多家数据库收录。被评为建设行业优秀期刊、电力行业优秀期刊。
本刊主要刊登我国产业政策、电力勘测、工程管理、科研成果等方面未经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综述、专论、科技信息等。
《电力勘测设计》每月底出版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 11-4908/TK,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9913。唯一官方网站:https://dlkc.cbpt.cnki.net。
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联合优化低碳经济调度运行研究
徐兵;赵号;亢晓峰;李睿;程宇;李学斌;曹艳楠;考虑综合能源系统调度运行策略的多样性和全面性,开展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联合优化低碳经济调度运行研究。首先,兼顾经济性和环保性,以系统经济成本最小和污染气体排放量最少为目标,建立多目标多约束的综合能源系统联合低碳经济调度运行模型;其次,提出基于多元负荷特性的运行调度周期时段优化方法,联合利用粒计算和多目标细菌群体趋药性优化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采用某综合能源系统作为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说明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面向“无废城市”的多能源系统协调优化模型
刘晓鸥;刘剑;李学斌;赵号;刘建伟;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快速提高,城市多能源网调节能力不断减弱,制约了大规模耗能与供能型垃圾废物设施的处理能力与运行效率。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面向“无废城市”的多能源系统协调优化方法。首先,建立多时间尺度的废物处理设施模型以及多源能量调节系统模型。然后,提出“无废城市”多能源系统(zero-waste city multi-energy system,ZWC-MES)拓扑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ZWC-MES多目标协调优化模型,并利用深度强化学习中的Q学习的拓展方法进行求解。本文所提出的优化方法能够协同调度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与城市多种类负荷,满足ZWC-MES经济性、废物减量和环境质量提升的综合需求,描述ZWC-MES在废物处理与多能源系统协调优化的复杂过程。最后,通过以东北某城市实际多能源运行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无废城市”多能源系统可有效提高能源主干网调节能力与废物处理效率,降低城市污染,实现大规模城市废物的快速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绿色算力中心全生命周期用能管控平台设计与实现
冯勇;句赫;段升位;罗志源;蒋艾町;李舒涛;赵号;针对算力中心能耗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文章设计并实现了绿色算力中心全生命周期用能管控平台。通过深入分析规划、设计、运维三个关键阶段的业务需求,采用微服务架构构建了涵盖绿能规划、节能设计、绿色用能的综合性管理平台。平台实现了基于多维度变量参数的规格参数精确计算、仿真设备组件库管理、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等关键功能。通过典型应用案例验证,该平台能够有效提升算力中心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效率和能效水平,为算力中心绿色化转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和管理手段。
耦合熔盐储能的火电机组灵活调峰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张世刚;陈明磊;武剑波;马腾;闫斌;为提高我国电网调峰和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挖掘燃煤机组的调峰潜力,提升机组的灵活性已成为未来火电机组的发展趋势。本文以某350MW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多种耦合熔盐的火电机组灵活调峰系统,通过热平衡计算,对比分析各耦合系统的热力性能和调峰能力。结果表明:熔盐储能系统明显提高机组运行灵活性,有效缓解机组负荷与电价的矛盾,提高了机组的调峰深度和顶峰能力;储热过程抽取主蒸汽至凝汽器系统方案调节性能最优,释热过程熔盐加热高压给水调节性能最优,上下调节容量分别可达23.084MW、31.85MW;储热过程抽取再热蒸汽至除氧器,释热过程熔盐加热除氧器出口水至低压缸入口热力性能最优,热效率和煤耗率分别为40.06%、307.03g/(kWh) ,并结合全年电力现货交易峰谷电价时长及占比,熔盐储热系统静态投资约 8750万元,测算年净收益约466 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约 22.06 a。
新型储能对新能源消纳促进作用的量化分析
何志江;李玉良;习秀丽;祝青;殷成凤;新型储能可以促进新能源消纳,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时序生产模拟技术,以东部某省级电网为算例,评估了该电网新能源消纳水平,以及新型储能所发挥的作用。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了储能规模、储能时长等参数对优化新能源消纳作用的定量影响。随后评估了风光超规划规模的敏感场景下,该省级电网的新能源消纳水平,并提出了相应优化措施。研究结果为后续储能发展规划的开展以及系统储能规模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基于功率调节系数灵敏度的储能系统一次调频控制模式分析
徐兴;针对储能系统参与辅助火电机组一次调频,为制定合理、可靠的储能系统控制模式,优化储能系统一次调频性能并指导工程设计应用。首先通过引入功率调节系数灵敏度理论分析虚拟下垂控制及虚拟惯性控制的控制模型机理;其次以华中电网为例分析了电网一次调频考核计算方法,并结合不同场景的储能系统工程应用,分析了储能系统控制模式选择原则,并进行仿真验证;最后得出针对辅助式储能系统,控制模式应根据机组对大小扰动的辅助需求,选择强化虚拟惯性控制或结合虚拟下垂控制的模式;针对独立储能电站,应根据实际电网调频需求,选择虚拟惯性控制结合虚拟下垂控制的模式。
海上风电交直流打捆送出AVC系统配置与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陈永稳;彭冠炎;从经济性角度考虑,目前部分海上风电的开发模式需要采用交直流打捆送出的技术路线,该技术路线下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的配置和协调控制策略具有特殊性,需要开展相应的研究。本文以广东阳江青洲五、六、七海上风电送出工程为例,首先从AVC系统的作用范围角度出发,提出AVC系统的配置方案,然后针对每套AVC系统所能控制的无功元件类型和数量,设计相应的协调控制策略。工程实际应用表明,交直流打捆送出技术路线下,AVC系统需要按送端海上换流站AVC和受端陆上换流站AVC进行分开单独配置,同时AVC系统需要对风机、柔直阀组、SVG/固定无功补偿设备等可调无功元件的无功出力根据一定的策略进行协调控制,以达到相应的电压/无功控制目标。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正>2023年1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5.6亿千瓦,同比增长7.8%。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2%;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9亿千瓦,同比增长28.1%。2022年,全国6 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 687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25小时。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建设投资完成7 208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核电677亿元,同比增长25.7%。电网工程建设投资完成5 012亿元,同比增长2.0%。
湿式电除尘器在工程中的应用
刘鹤忠;陶秋根;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的提高,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排放标准对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排放控制要求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满足新的排放标准以及解决现已投运电厂普遍存在石膏雨问题,迫切需要与之配套的系统和设备来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湿式静电除尘器应用对减少吸收塔后烟尘、石膏雨和SO3等的排放,满足新标准要求多了一种选择。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对大型燃煤机组吸收塔后面安装湿式电除尘器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湿式静电除尘器对石膏液滴、酸雾、有毒重金属以及PM10,尤其是PM2.5的微细粉尘有良好的脱除效果,但初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有所增加。
低温省煤器在火力发电厂中的运用探讨
刘鹤忠;连正权;本文简要叙述了"低温省煤器"的特点及不同的运用方式,简要分析了其运用的经济性,对660 MW级机组采用低温省煤器,可使全厂发电效率提高0.22%,发电标准煤耗降低1.2 g/kWh,以750元/t的标煤价计算,年等效利用小时为5500 h,每台机组全年的燃料成本可节约~750.75万元,可节约用水~70t/h。同时增加的电耗800 kW/机组。投资回收年限:2.96~3.8年。经分析采用低温省煤器可提高机组热效率,节能、节水效果显著,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推广价值。
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二次再热技术研究
张方炜;刘原一;谭厚章;张经武;本文指出典型二次再热系统的技术特点,并对二次再热锅炉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二次再热技术可有效地提高火力发电机组的热效率并降低单位发电量CO2排放,且目前技术成熟的铁素体合金材料和奥氏体合金材料能够满足二次再热超临界机组的安全要求。虽然二次再热会使得锅炉、汽轮机和热力系统的结构变得复杂,但是,在我国700℃等级镍基材料解决之前,二次再热技术是提高火力发电机组热效率切实可行的有效手段。
海上风力发电场开发现状及趋势
宋础;刘汉中;阐述了开发海上风电场的优势及当前海上风电场的开发现状,研究了海上风电场的风电机组设备和支承结构,分析了海上风电场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可为国内外从事新能源研究及开发的工作者提供素材及拓展思路。
无人机航测技术及其在电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探讨
韩文军;雷远华;周学文;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型无人机在远程遥控、续航时间、飞行品质上有了明显的突破,成为了近几年兴起的新的航空遥感手段,并在遥感界被普遍认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无人机航测系统构成,分析了无人机航测的特点及应用范围,提出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影像获取作业流程和作业方法,总结无人机航测技术在电网工程应用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无人机航测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方法研究
王华;王文秀;张铎;熊曙;马鑫;磷酸铁锂电池是在动力领域最早使用、在储能领域最大规模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是锂电池回收的主要对象。归纳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整体梯次利用以及正极材料回收的技术方法。传统的火法、湿法及火法湿法联合使用技术成熟,是目前主流的回收方式。修复再生法及低共熔溶剂浸出回收法是新型回收方法,在经济性、环保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阐述修复再生法中具有代表性的固相再生法、水热再生法以及电化学再生法,并对低共熔溶剂浸出回收法的回收原理、低共熔溶剂种类以及该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介绍。
生物质能发电行业现状及政策研究
王美净;高丽娟;郭潇剑;柴宝华;惠煌;生物质能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主要针对生活垃圾及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发展,分析了国内外的发电装机容量及分布,梳理了相关的行业政策,探讨国内行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对国家层面、协会体系、企业自身等方面提出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中国氢能产业链发展现状
胡晓雨;曹伟炜;余浩;任盈盈;丁桂平;潘磊;文章通过查阅文献和调查,系统介绍我国氢能制取、储运方式及应用等产业链环节的发展现状,分析氢能产业链技术布局和发展。分析表明,作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氢能在化工、钢铁、运输等领域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我国氢能产业链已经初具规模,初步形成涵盖“制—储—运—用”的氢能全产业链布局。
湿式电除尘器在工程中的应用
刘鹤忠;陶秋根;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的提高,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排放标准对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排放控制要求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满足新的排放标准以及解决现已投运电厂普遍存在石膏雨问题,迫切需要与之配套的系统和设备来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湿式静电除尘器应用对减少吸收塔后烟尘、石膏雨和SO3等的排放,满足新标准要求多了一种选择。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对大型燃煤机组吸收塔后面安装湿式电除尘器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湿式静电除尘器对石膏液滴、酸雾、有毒重金属以及PM10,尤其是PM2.5的微细粉尘有良好的脱除效果,但初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有所增加。
风电耦合电解水制氢技术研究
田江南;罗扬;由于氢能具有单位质量热值高、用途广泛和可再生等优点,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对氢能产生了兴趣。文章对目前主流制氢路线做了对比,发现电解水制氢与风电耦合具有很大的优势。分析孤网、并网和非并网三种运行模式下的技术可行性。结论表明"孤网运行:风力发电+电解水制氢设备+储能设施"的耦合模式最具有发展潜力,为将来开展大规模风电耦合制氢提供可选的技术思路。
能源转型背景下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发展的思考
李艺;张琳;坚持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发展方向,能源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在能源转型背景下,提出煤电由电量型电源向电量和电力调节型电源转变,在能源电力供应安全上,处于"托底保供"的位置,在配合新能源运行时,为新能源发电"让路"。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关键措施是提高系统调节能力。从我国资源禀赋和技术创新进程看,提出煤电灵活性改造是提高系统调节能力的现实选择,同时要加快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低温省煤器在火力发电厂中的运用探讨
刘鹤忠;连正权;本文简要叙述了"低温省煤器"的特点及不同的运用方式,简要分析了其运用的经济性,对660 MW级机组采用低温省煤器,可使全厂发电效率提高0.22%,发电标准煤耗降低1.2 g/kWh,以750元/t的标煤价计算,年等效利用小时为5500 h,每台机组全年的燃料成本可节约~750.75万元,可节约用水~70t/h。同时增加的电耗800 kW/机组。投资回收年限:2.96~3.8年。经分析采用低温省煤器可提高机组热效率,节能、节水效果显著,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