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9期
大规模新能源外送输电走廊受限解决方案研究
董飞飞;唐剑;陈海焱;周晋;龚媛;万敏;随着新能源基地的规模化开发,其集中外送需求对输电走廊的规划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系统梳理大规模新能源基地外送总体态势的基础上,针对跨越江河湖海等特殊地区及一般地区的输电走廊受限问题分别提出解决方案,并对后续输电走廊的规划建设给出发展建议,旨在推动电网工程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新型电力系统形势下陕西省新能源发展路径研究
刘琪;新型电力系统形势下,针对陕西省中长期新能源发展面临的趋势,基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预测指标和新能源发电资源禀赋,进行陕西省新能源电源规划和电力电量平衡校验。计算结果表明,陕西省内风光经济可开发总量难以满足负荷发展的碳中和需求,中长期灵活性资源缺口较大。通过分析陕西省内源荷逆向分布导致的新能源和储能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陕西省内新能源、储能、省间互济及示范区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路径建议。
四川达州燃气电站项目介绍
<正>2025年8月18日,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旗下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南院”)总承包的四川达州燃气电站二期工程3号机组一次性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标志着川东地区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和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注入强劲新动能。
基于LCOE和FIRR协同分析的某山地光伏发电项目经济性评估
周晓彬;山地光伏的开发建设已成为节约建设用地、推动光伏发电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项目边界条件易变,因此,从全寿命周期角度衡量山地光伏发电项目经济可行性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河北省某650 MWp山地光伏发电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LCOE和FIRR相互结合的经济评价体系,评估项目经济性并考察单位千瓦投资、发电量、运营成本及上网电价等因素对项目经济性的影响,确定项目经济可行的安全边界。结果表明,该项目25年运营期LCOE为0.271 5元/kWh,低于上网电价;FIRR为7.61%,高于基准收益率。同时,项目边界条件存在一定安全阈值,即当单位千瓦投资超支33.2%,发电量减少23.9%,运营成本上涨3.48倍,或者上网电价下降9.62%时,项目将触及经济安全的临界点。经评估,该项目在安全边界内经济可行,具备一定开发价值。
浙江省工商业储能政策及经济效益分析
季桐;刘建波;浙江省作为目前工商业储能领域备受青睐的投资热土,拥有经济和电力发展方面的双重优势。随着2024年1月新分时电价机制的发布,浙江省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空间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向好。在综合分析浙江省工商业储能政策环境、开发现状、潜力以及新分时电价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6组储能装机方案,并对比分析了在新、旧分时电价机制下的充放电策略及峰谷套利收益潜力。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大工业用户配置储能系统的峰谷套利收益潜力高于一般工商业用户,但新分时电价机制对一般工商业用户配置储能系统的峰谷套利收益潜力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电力现货模式下电厂多机组协同运行策略优化模型
黄康任;燕鹏;刘俊彤;以燃煤热电联产机组为研究对象,考虑发电企业参与电能量市场、调频备用辅助服务市场、热力市场、副产品交易,以及机组发电的燃料成本、机组运行特性等关键影响因素,构建电力现货模式下的电厂多机组协同运行策略优化模型,助力电厂企业实现燃煤、燃气热电联产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通过本项目模型研究,燃煤、燃气热电联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机组情况以及实时变动的售电价格,优化决策企业内机组的开机组合和出力分配,实现电、热、气、灰、石膏、渣等多联供综合能源效益最大化,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最后通过实际发电企业的数据进行算例测算,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
单位容量年能耗费用指标在导线选型中的应用
姚成;张瑞永;赵新宇;年费用法是分析架空输电线路中某种节能导线是否值得采用的有效方法。影响年费用的敏感因子较多,难以找到一种在所有的边界组合中均具备最优经济性的导线。通过深入剖析年费用的计算原理,提出用单位容量年能耗费用指标取代电阻损耗小时数及上网电价两个变量,将二维敏感性因子转换为一维进行分析,提高年费用评价的直观性。通过大量的样本分析得知,随着单位容量年能耗费用的增加,节能效果较好的导线在全寿命周期内较传统钢芯铝绞线的经济性优势越来越明显,工程应用中更值得推荐。
输电线路工程机械挖孔基础技术方案及经济分析
朱家源;王玉;董晗拓;庄志翔;为降低输电线路基础施工风险,采用机械挖孔基础代替传统人工挖孔基础。通过与传统人工挖孔基础对比,从设备进场方案、基础设计选型、环水保方案等方面分析机械挖孔基础的可行性,并基于某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判断施工道路经济修筑长度。机械挖孔基础选型、计算方式与人工挖孔基础相似,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临时施工道路对周边环境影响。此外,机械挖孔基础的造价随着临时道路长度增加而增大,并且当道路长度达到473 m时,机械挖孔基础和人工挖孔基础费用持平。在满足设备进场条件的情况下,机械挖孔基础可以应用于输电线路工程。
绿色算力中心全生命周期用能管控平台设计与实现
冯勇;句赫;段升位;罗志源;蒋艾町;李舒涛;赵号;针对算力中心能耗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文章设计并实现绿色算力中心全生命周期用能管控平台。通过深入分析规划、设计、运维三个关键阶段的业务需求,采用微服务架构构建涵盖绿能规划、节能设计、绿色用能的综合性管理平台。平台实现基于多维度变量参数的规格参数精确计算、仿真设备组件库管理、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等关键功能。通过典型应用案例验证,该平台能够有效提升算力中心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效率和能效水平,为算力中心绿色化转型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和管理手段。
电力工程勘察全过程数字化管控体系构建研究
葛阳;任治军;刘益平;在新型电力系统形势下,工程建设需求日益复杂多样,为适应由此带来的多元化电力工程勘察的组织管理、质量控制和成果交付等变化,系统分析勘察生产实践与管理需求,提出基于智慧管控技术的数字化管理思路,搭建智慧勘察的顶层架构,构建企业级的数字化智慧管理体系。通过联合采用数据标准化采集、远程协同交互、智能化成果审核、大数据辅助分析等技术措施,打通勘察全过程数字化管理通道,有效提升企业勘察全过程的质量管控水平,初步实现“可视、可控、可溯”的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