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gaojisousuo advsearchresultpage gaojisousuocharts
标题 关键词
作者 作者单位
通讯作者 基金
DOI 栏目
摘要
时间范围 -
重 置 检 索   简单检索

文献

排序: 时间 相关度 下载频次 被引频次
新型储能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_应用场景与运营模式

基于混沌粒子群-鲸鱼混合算法的热电机组配储热智能化运行策略

刘欲晓;

本文针对高比例新能源电网中热电联产机组调峰受限引发的弃风与调频滞后问题,提出熔融盐储热协同的动态多目标优化策略。创新融合混沌粒子群与鲸鱼算法,通过动态相位转移机制、分层温度场建模及电网自适应权重,攻克储热延迟、局部收敛及多目标权衡难题。经仿真验证,本算法相比传统策略,弃风率由15.4%降至7.3%,调频响应加速至2.7s,储热利用率达75%,运行成本降低17.7%,同时也验证了本算法在极端工况下的强鲁棒性。

2025 年 08 期 No.210 ;
[下载次数: 3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特约主编寄语

戚宏勋;林旗力;杨晓辉;

<正>近年来,我国能源转型不断加速,清洁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为新型储能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装机规模连续多年高速增长。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 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在成本下降、安全管理、调度利用等方面,储能系统均取得显著进展,成效卓著。作为新型能源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储能技术呈现百花齐放之势。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大型锂离子电池储能等工程相继落地,重力储能、液态空气储能等新技术也加快实施。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连年攀升,市场繁荣空前,不仅为能源转型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坚实支撑,更有效延伸了新能源与储能产业链发展。

2025 年 08 期 No.210 ;
[下载次数: 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新型储能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_系统规划与配置

基于时序模拟仿真的区域电网独立新型储能容量配置及规划布局研究

冯玮;冯士睿;王心月;韩志锟;李金科;何悦;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和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能源安全自主、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新型储能具有双向调节、运行灵活等优点,是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构建要素。然而新型储能的建设、运行、维护都需要大量投资,合理配置、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建设区域电网独立储能才能促进地区新能源消纳、弥补电力供应缺口、优化地区电源结构。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序模拟仿真的区域电网独立储能容量配置及规划布局研究方法。首先,基于变电站全年升降压负荷数据,采用K-means聚类算法生成计及电网不确定性的典型场景,计算变电站下级能够接纳的储能容量;然后,以平抑变电站负荷峰谷为目标,通过时序模拟仿真优化制定储能充放电策略;最后,根据利用率筛选得出地区电网储能规划配置结果,得出储能规划布局结论。以江苏某区域电网为实际算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所提模型及算法的优越性。

2025 年 08 期 No.210 ;
[下载次数: 4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项目介绍

玉溪市新平县200兆瓦/400兆瓦时储能电站项目介绍

李杨江;赵国庆;

<正>2025年4月30日,由大唐云南发电有限公司投资开发,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院”)EPC总承包建设的大唐玉溪市新平县200兆瓦/400兆瓦时锂离子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全容量并网。玉溪市新平县200兆瓦/400兆瓦时储能电站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东北部新平产业园区桂山片区,建设容量200兆瓦/400兆瓦时,占地面积约61亩,是云南省发展改革委与云南省能源局联合印发的《云南省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5年)》中的重点示范项目。该项目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共计安装包含80个储能单元,储能电池经过40个5兆瓦升压变流一体机变流后,就地升压至35千伏,以8回35千伏集电线路接入新建220千伏升压站。

2025 年 08 期 No.210 ;
[下载次数: 2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信息

2025年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

<正>2025年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8?229亿元,同比增长1.6%(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7)。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5%。从环比看,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0.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646亿元,同比增长5.6%;第二产业投资104?455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投资178?128亿元,下降2.3%。

2025 年 08 期 No.210 ;
[下载次数: 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新型储能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_工程设计与应用

压缩空气储能地下钢内衬储气库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

马学通;安文彤;

钢衬密封层作为压缩空气储能地下内衬储气库的重要组成,其厚度的选取关系到储气库的运营安全及建设成本。本文通过全析因试验方法研究了密封层厚度、衬砌厚度及储气库内压对储气库围岩变形的影响,并对其参数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围岩变形随着钢衬和衬砌厚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储气库内压的增大而增大,且钢衬厚度存在最优设计取值,与储气库内压呈正比。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储气库围岩变形的3个因素敏感性依次为:内压、衬砌厚度和密封层厚度;影响钢衬密封层Mises应力的3个因素敏感性依次为:内压、密封层厚度和衬砌厚度。研究成果对压缩空气储能地下内衬储气库的设计参数选取具有参考价值。

2025 年 08 期 No.210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人工硐室储气库设计实用技术研究”(NW-RD034-2023); “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人工硐室储气库密封结构设计技术”(NW-RD001-2024)
[下载次数: 9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新型储能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_技术路线

耦合熔盐储能的火电机组灵活调峰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张世刚;陈明磊;武剑波;马腾;闫斌;

为提高我国电网调峰和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挖掘燃煤机组的调峰潜力,提升机组的灵活性已成为未来火电机组的发展趋势。本文以某350 MW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多种耦合熔盐储能的火电机组灵活调峰系统,通过热平衡计算,对比分析各耦合系统的热力性能和调峰能力。结果表明:熔盐储能系统明显提高机组运行灵活性,有效缓解机组负荷与电价的矛盾,提高机组的调峰深度和顶峰能力;储热过程抽取主蒸汽至凝汽器系统方案调节性能最优,释热过程熔盐加热高压给水调节性能最优,上下调节容量分别可达23.084 MW、31.85 MW;储热过程抽取再热蒸汽至除氧器,释热过程熔盐加热除氧器出口水至低压缸入口热力性能最优,热效率和煤耗率分别为40.06%、307.03 g/kWh,并结合全年电力现货交易峰谷电价时长及占比,熔盐储热系统静态投资约8 750万元,测算年净收益约442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约19.8 a。

2025 年 08 期 No.210 ;
[下载次数: 23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6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新型储能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_系统规划与配置

新型储能对新能源消纳促进作用的量化分析

何志江;李玉良;习秀丽;祝青;殷成凤;

新型储能可以促进新能源消纳,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时序生产模拟技术,以东部某省级电网为算例,评估该电网新能源消纳水平,以及新型储能所发挥的作用。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储能规模、储能时长等参数对优化新能源消纳作用的定量影响。然后,在风光超规划规模的敏感场景下,评估该省级电网的新能源消纳水平,并提出了相应优化措施。研究结果为后续储能发展规划的开展以及系统储能规模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2025 年 08 期 No.210 ;
[下载次数: 13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新型储能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_应用场景与运营模式

基于功率调节系数灵敏度的储能系统一次调频控制模式分析

徐兴;

针对储能系统参与辅助火电机组一次调频,为制定合理、可靠的储能系统控制模式,优化储能系统一次调频性能并指导工程设计应用。首先,通过引入功率调节系数灵敏度,理论分析虚拟下垂控制及虚拟惯性控制的控制模型机理;其次,以华中电网为例,分析了电网一次调频考核计算方法,并结合不同场景的储能系统工程应用,分析了储能系统控制模式选择原则,并进行仿真验证;最后,得出针对辅助式储能系统,控制模式应根据机组对大小扰动的辅助需求,选择强化虚拟惯性控制或结合虚拟下垂控制的模式;针对独立储能电站,应根据实际电网调频需求,选择虚拟惯性控制结合虚拟下垂控制的模式。

2025 年 08 期 No.210 ;
[下载次数: 5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新型储能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_系统规划与配置

基于长周期新能源出力的低碳园区储能配置方法

李学斌;徐兵;亢晓峰;程宇;刘伟;曹艳楠;赵号;

文章介绍了传统基于典型日方法的园区级配电侧调峰资源配置方法,分析了传统方法存在的技术缺陷。从风电数据、光伏数据、新增负荷数据三个方面给出了数据处理过程。提出了考虑新能源消纳电量和调峰资源出力方差的园区级配电侧调峰资源配置优化计算模型,计算模型包含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两部分,约束条件主要包含可再生能源出力约束、调峰资源出力约束、储能荷电状态约束、网络约束等因素。论述了用于调峰资源配置计算的主要指标和配置方法的总体流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2025 年 08 期 No.210 ;
[下载次数: 14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页 尾页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