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旭;狄继红;尹鹏;
嵌岩桩是我国山区上土下岩地层输电线路中最为常用的基础形式。本文分别采用理论分析、实例计算及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嵌岩桩竖向抗压抗拔及抗水平承载性能及其优化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嵌岩桩竖向抗压抗拔承载力设计较容易满足,其设计优化工作主要是合理确定嵌岩深度。当覆土层厚度浅时,上土下岩地层嵌岩桩水平承载性能按现行DL/T 5845—2021规范设计偏于安全,可根据基础荷载、覆土层厚度进行桩径优化设计,以实现荷载、覆土层厚度和桩径三者间最佳匹配。当覆土层厚度较大时,需对论证现行DL/T 5845—2021规范中嵌岩桩设计计算模型可行性,可采用m法对嵌岩桩水平承载性能进行设计,并进行综合对比分析。
2025年05期 No.207 21-2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松;张国钦;曹尹;付宝良;靳卫俊;
110 kV并联电抗器作为特高压交流站重要设备,承担改善轻载线路无功分布、降低线路有功损耗、提高送电效率的重任,其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目前已投运110 kV并联电抗器均采用干式空心结构,但高海拔等特殊环境条件易使空心电抗器绝缘层老化加速、导线和绝缘层热膨胀系数不同导致开裂,从而引起外绝缘放电。本文通过对厂家制造能力和高海拔环境下特殊优化措施等进行调查研究,结合相关规程规范和实际落地应用需求,对110 kV干式、油浸式电抗器在高海拔地区的应用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现阶段高海拔地区特高压交流变电站110 kV并联电抗器的选型建议。
2025年05期 No.207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蒲凡;王成;刘进通;陈强;王涛;何松洋;
四地螺塔脚板在架空输电线路角钢塔中应用广泛,准确评估其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构建一种基于样本矩的四地螺塔脚板抗拔可靠度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精细化的四地螺数值模型,分析其薄弱组件以及破坏模式;并基于屈服线理论给出四地螺塔脚板上拔破坏的极限状态方程,最后以典型工程为例,考虑材料以及荷载的随机性,结合样本矩和最大熵原理计算四地螺塔脚板抗拉可靠指标。分析结果表明:算例中四地螺塔脚板抗拉可靠指标为4.220 9,能很好满足规范中一级目标可靠指标要求;同时底板厚度对四地螺塔脚板抗拉可靠指标影响显著,增大8 mm厚度后可靠指标可增加10.11%,上拔设计时应重点关注底板厚度对可靠性的影响。
2025年05期 No.207 34-4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许凡;杨力;杨锐;肖林海;盛广彦;徐明鸣;
为减少输电线路冰灾铁塔损坏,结合2024年冰灾铁塔损坏典型实例,从现场实际铁塔破坏形态和在线故障监测装置数据入手,建立数值计算模型,模拟实际覆冰荷载作用下的铁塔损坏情况,揭示冰灾铁塔损坏的实际过程,为类似输电线路铁塔抗冰改造提供建议。
2025年05期 No.207 42-4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肖曼雨;刘学诚;王艺杰;葛华;韩根伟;
随着电网互联互通的需求,换流站向高海拔地区发展建设,换流站建筑增压富氧设计势在必行。针对高海拔地区换流站建筑,以疗愈导向为出发点,旨在通过富氧效果、可实施性、经济指标对比评估3种营造相对“低海拔”室内环境的措施:高压氧舱、弥散式供氧、增压建筑。通过对比分析结合现场试验的方法,验证设计方案在控制经济成本、降低人员高反影响、提高室内疗愈环境质量等各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采用弥散式供氧系统与增压建筑联合设置的梯度疗愈环境的综合评估效果为现阶段高海拔换流站建筑的最优选择,为高海拔地区换流站建筑增压富氧设计提供创造性的实践路径,对维护运维人员身心健康和确保换流站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5期 No.207 47-5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