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9月23日,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党建与企业文化专委会2021年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顺利召开,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李爱民,党建与企业文化专委会及电力工程行业47家单位负责人、企业文化和新闻宣传部门负责人、相关工作人员及入围第四届电力工程行业"最美工程师"的一线工程师等150余人参会。此次会议由党建与企业文化专委会主办,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协办,会议由中国能建广东院纪委书记黄剑眉主持。
2021年10期 No.159 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3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正>10月20日举行的第九届上海院士专家峰会上,迈向碳达峰如何兼顾经济发展成为众多院士专家共同关注的话题。"双碳"背景下,通过科技创新加速传统能源转型调整、清洁能源"换道"超车、拥抱数字经济成为与会院士专家的共识。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要生产,要盈利,就要有强碳约束的全产业链协同。"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表示,这需要大数据、人工智能来支撑整个制造过程数字化转型的智能调控。
2021年10期 No.159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正>10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9月份,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增长,达到6 9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两年平均增长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9%;第二产业用电量4 4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第三产业用电量1 2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 1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
2021年10期 No.159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张盈哲;刘燕平;章李刚;楼佳悦;
基于单锚式与承台式群锚基础的各自优势,提出一种将两者结合的承台锚杆基础,研究其抗拔承载机理。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该基础型式在三类不同等级岩体中的上拔加载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岩体—承台界面特性对单锚和直锚的荷载分配起控制性作用;只有当岩体—承台界面特性较差时(界面强度与刚度较低),承台与岩体之间才能发生较大相对位移,进而调动单锚承受更大轴力;直群锚结合承台锚杆基础的设计可首先基于现行规程计算承台底面处单锚、直锚轴力,再乘以轴力系数以考虑单锚与直锚受力机理的差异以及岩体—承台相互作用这一有利因素。
2021年10期 No.159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3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3 ] - 冯衡;吴海洋;徐彬;
以巴基斯坦某城市输电工程的设计实践为基础,通过实例计算,比较中国标准DL/T 5130-2001、欧盟标准BS EN 50341-2012、德国标准UNE-EN 50341-2-4-2019三个标准对钢管杆位移规定的差异,研究发现DL/T 5130-2001、UNE-EN 50341-2-4-2019对钢管杆变形限制相比BS EN 50341较为严格;从受力的角度,阐述了钢管杆变形时表现出的二阶效应特征;对主杆锥度、直径、壁厚、主杆截面型式对钢管杆变形的影响进行参数化分析,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这些因素对主杆变形影响程度。
2021年10期 No.159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3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吕钧章;冶金顺;马明娟;冶金祥;马明瑞;
巡视检查是保障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也是电力系统安全条例运行的规范性条款。运行维护人员需对变电站开展定期、定点、定量的安全巡视检查,并对警兆信息做出灾度等级评定。基于变电站巡视检查的各因素指标信息,建立灾度等级评定模型,明确变电站最大隶属灾度等级(Ⅰ~Ⅳ级),解决变电站安全运维的巡视检查。
2021年10期 No.159 14-1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朱景林;
随着电网技术的发展,架空电缆混合线路在城市电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电缆和架空线路的交界点,一般采用电缆终端杆塔或终端站的方式。本文对国内常用的各种类型电缆杆、终端塔及终端站进行调研研究,对技术特点和适用性进行总结,形成可指导设计的技术导则。最后通过案例工程的试点应用,对不同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推荐适用工程的终端塔方案,为今后的混合线路的电缆终端杆塔或终端站选型及设计提供经验借鉴。
2021年10期 No.159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罗露;王东夏;张智强;
为推进互联网通信新技术与设备管理技术深度融合,提高运检工作的效率和便捷性,研究并开发一款外网输变电设备运检移动作业APP,采用统一权限(ISC)进行身份认证,通过安全交互平台接入电网公司互联网大区,再通过强隔离装置与信息内网智能运检管控平台进行特定数据交互。实现内外网作业一体化、运检业务智能化、最终实现无纸化移动办公,助力设备管理专业能力提升、业务转型升级。
2021年10期 No.159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李明;杨全红;杨润;曾贤德;孙松柏;
介绍地震映像技术对高压线路塔基空洞检测的工作方法与主要技术,通过对地震映像时间剖面中波形的特征分析,查明基底空洞的空间分布情况,为塔基的建设提供可靠的物探资料,为今后解决类似工程地质问题积累经验。
2021年10期 No.159 48-5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1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陈杰;
机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是一种主动遥感观测技术,在生成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和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建筑物建模、城市三维重建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从机载LiDAR点云数据中提取建筑物顶面轮廓的方法并进行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取较高精度的建筑物顶面轮廓,这对于城市精细化建模、输电线路三维设计等具有较大意义。
2021年10期 No.159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3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张超;陈正宇;李欣;王宁;朱号东;
在Visual C#平台下,开发一套电力线交跨测量无纸化作业系统。该系统实现全站仪GSI/XML数据记录文件的读取、交跨测量点的绝对坐标计算、野外观测记录手簿的生成,还可转换成软件内部的交跨命令,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等特点,在多项电力线路工程测量中得到成功应用。
2021年10期 No.159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吕严兵;方毛林;
目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力推行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而三维设计需要以高精度航测数据、电网专题数据、工程勘测数据等作为基础数据~([1])。通过分析无人机航测数据误差来源,分别选取山区和平原地区作为实验区,利用航测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平原地区利用无人机航测数据能够满足架空输电线路三维设计要求。结合安徽阜南—董庄220 kV输电线路工程,从选线及路径优化、绘制初步平断面图以及前期工程量估算3个方面,具体阐述无人机航测数据在架空输电线路三维设计中的应用,提高输电线路工程设计质量与效率。
2021年10期 No.159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4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