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6月2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0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一系列预期目标: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不超过50亿吨标准煤,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7.5%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7%等。在此之下,一大批管网和储气设施、智能电网、充电设施等建设也将加快。《意见》提出,在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同时,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管网和
2020年06期 No.141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调研机构Guidehouse Insights公司日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预计在未来10年内,全球各地用于构建微电网的储能系统装机容量将达37GW,将会带来约401亿美元收入。而应用在微电网的储能系统的商业模式和融资创新是推动储能市场前进的主要驱动力,很多储能开发商正在释放其商业和融资模式的潜力,以降低客户风险和前期成本。
2020年06期 No.141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6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59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5%;第二产业用电量41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第三产业用电量8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1-5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719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
2020年06期 No.141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工信部将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跨行业融合,提升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水平,构建车联网综合应用体系,完善标准规范,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有利于提升整体智能化水平,促进信息消费和高质量发展。作为数字化和产业升级的有力抓手,它对平抑风险、应对挑战意义重大。
2020年06期 No.141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姜江;
高位收水冷却塔具有构件种类多、空间关系复杂的特点,对设计及安装精度要求极高,现场碰撞时有发生。为提高设计质量,减少碰撞,本文采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对高位塔进行数字化设计,实现高位塔的计算、建模、出图、材料统计等全过程设计。工程应用表明,BIM设计技术可以满足高位塔设计,设计成果丰富多样,可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2020年06期 No.141 23-2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建成;郭林;张松文;魏志栋;王学军;刘天涯;
哈蒙式间接空冷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循环水由于多种原因易导致冷却三角腐蚀甚至引起机组停机,为了较好地控制间接空冷循环水的水质,采用旁路混床及联氨加药联合处理,使得间冷循环水的电导率不高于5μs/cm、pH趋于中性,此方法克服了旁路阳床不能去除阴离子、无法持续运行及需要配置再生系统的弊端,具有环保、节约、经济的优势。
2020年06期 No.141 27-3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路遥;谈臻;仇俊;
该文研究了某2×200 MW级燃机热电联产工程燃机基础的动力性能。本燃机基础为低位布置,底板与桩基连接。采用SAP2000软件建立燃机基础有限元模型,采用弹簧单元模拟桩基,考虑桩基动刚度。分别采用试验动刚度与GB 50040-96《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以下简称《动规》)计算动刚度进行动力分析。对比两种方法,《动规》方法计算的桩基动刚度较试验更大,且振动线位移曲线右移、峰值右移,说明桩基动刚度对燃机基座动力性能有较大影响,桩基动刚度越大,振动曲线峰值在幅频曲线上出现在高频范围的概率越高。
2020年06期 No.141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党宇洲;张晓东;孙鹏飞;马巍巍;
我国准东煤储量巨大,但由于该煤种结渣沾污倾向比较严重,严重制约其在燃煤电站上的应用。对此,在660 MW机组满负荷试运期间采用分磨掺烧的方式,进行80%比例准东煤燃烧调整试验研究,分别从运行氧量、吹灰频率、风门控制方面对锅炉进行燃烧调整。结果表明:在满负荷工况下,氧量控制在3.0%~3.5%;吹灰频率应保证炉膛吹灰器每12 h一次,水平烟道长伸缩式吹灰器每24 h一次,空预器吹灰每4 h一次,受热面沾污情况得到有效控制;风门控制方式应根据锅炉燃烧状况与炉膛出口氮氧化物(NO_x)值不断进行调整。此结果可为同类型机组燃用准东煤提供参考。
2020年06期 No.141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5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博;何远正;侯青山;陈鹏;
基于某"三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项目,对其进行热力性能考核试验,其考核项目为轻柴油和天然气两个工况的机组净输出功率和热耗率,文章阐述了该试验的试验标准、试验过程、边界划分、测点布置以及计算修正方法,并对试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为大型"多拖一"联合循环机组热力性能考核试验提供技术支持。
2020年06期 No.141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4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思;
站用电系统是换流站的重要辅助系统设施之一,是换流站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该文综合考虑施工和运维的可靠性、便利性,以某±800 kV换流站为例,从负荷分配、屏面布置、电缆敷设等方面对交流站用电系统设计提出了设计优化思路和建议。负荷分配方面,明确了双电源负荷的主用电源和备用电源,以保证每个动力中心的负荷在两段工作母线上的平衡配置;屏面布置方面,对开关布置、负荷接入和开关预留提出了优化方案,以方便施工和调试;电缆敷设方面,优化了站用电室电缆沟道方案以提升沟道容量。
2020年06期 No.141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康;赵德宁;吴劲松;廖霄;
应用CFD软件对地下电力电缆隧道的通风散热系统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其不同换气次数工况下的散热效果以及温度、速度分布。结果表明,电力电缆隧道的通风系统能有效带走电缆产生的热量。随着风量的增加,散热量得到了小幅提升,大量空气未经完全换热就从中间低阻通道流走。建议优化电缆布置,避免电缆紧贴舱室壁面。
2020年06期 No.141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0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周世战;陈显伟;王铱;綦伟;于武占;
该文以大连登台500 kV线路工程为实践背景,对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技术在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上进行试点应用。对与倾斜摄影三维建模设计相关的硬件设备、软件平台、航带设计和三维建模这四个方面进行应用选择说明及论述,对13.4 km典型线路区段选择小型固定翼无人机进行倾斜摄影工作。利用ContextCapture软件进行空间三维建模,再将三维数据加载到三维数字化设计平台,同时建立高压线路杆塔、导地线、绝缘子金具串等设计模型,形成完整的输电线路三维实体模型。通过三维实体建模,着重从高压输电线路设计的树木砍伐、房屋拆迁、交叉跨越以及山地路径优化等方面论述倾斜摄影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优势,同时也提出了倾斜摄影技术关于密集林区树木高度以及线缆建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的发展方向。
2020年06期 No.141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7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俞伟勇;吴朝峰;戴建华;张志亮;胡谢飞;王峰;
山区某运行中的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下侧山体,在新建道路施工过程中产生了挖方边坡,针对该挖方边坡的安全性问题,分别进行正常工况和暴雨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验算。根据验算结果,认为暴雨工况下边坡具有滑移失稳风险。通过对暴雨工况下滑坡推力和主动土压力的分析计算,结合输电线路杆塔运行、道路通行等因素,对多种防护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采用了桩板式挡土墙防护方法。工程实施应用后,验证了该方案具有安全可靠、施工便捷等优势,保障了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的安全及正常运行。
2020年06期 No.141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