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剑锋;吴婧;邱健;王雪松;倪翊龙;
针对电源规划的发展路径由经济性最优为中心逐步向低碳、绿色、经济、协调多目标并重转变的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风光联合消纳的中长期电源规划算法,给出了中长期优化规划的整体思路,建立了中长期电源规划的数学模型。
2020年01期 No.135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0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曹洋;
能源互联网是能源领域的信息物理社会系统(cyber physical social system,CPSS),基于CPSS的电力系统规划应综合考虑目标网络的信息、物理、社会系统的深度融合,进行能源电力流、业务信息流、社会价值流相协调统一的规划研究。本文基于CPSS提出电力规划的新思路,CPSS的网络和网元替代变电站、发电厂、储能站、输电线路等来进行规划布局,综合考虑负荷预测、用电需求、业务流向、信息需求、综合能源服务、国土空间、社会发展等因素,进行基于多维度属性的统一规划,有效避免各个系统自成体系的无序规划,以期得到更全面、更客观和更具前瞻性的规划研究成果。
2020年01期 No.135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雅婷;苏辛一;刘世宇;齐文瑾;程晨璐;
研究了储能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的应用及支持政策。首先结合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对于储能的技术需求,分析了储能在未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的重点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进一步借鉴国际储能发展政策经验,从近期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中远期参与现货和容量市场以及储能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的新型政策探索等多个层面,提出了促进储能发展的支持政策建议,为推动储能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2020年01期 No.135 15-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9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马雪峰;刘丁华;徐汀;
电力设施是城市重要基建设施,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的生活保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北京地区"十三五"期间各电压等级变电站现状及规划用地进行梳理,并同时结合现阶段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发展大背景,研究地区变电站落地方向及对电力发展的影响做出分析,对今后北京地区供电用地方向及规划提出建议。
2020年01期 No.135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姚鹏;
在分析对比电力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防洪标准基础上,提出将电力工程防护等级Ⅰ、Ⅱ、Ⅲ级与水利水电工程等别Ⅱ、Ⅲ、Ⅳ等进行对应,据此提出了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对电力工程影响的溃决判别标准的建议。当电力工程以水库、拦河水闸蓄水为水源时,提出了根据电力工程防护等级确定供水重要性,进而确定供水水库、拦河水闸应达到的等别和防洪标准的建议。
2020年01期 No.135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3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杜晓磊;李东洋;胡博;王瑞琪;喻忠伟;
换流站是直流输电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要内容,站址的合理性对工程投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换流站建设中需要高精度的地形数据作为基础数据,相对于传统测绘方式,机载激光雷达可快速大范围地获取研究区域的地形数据。站址建设中的土石方量大小是影响站址选择定位的关键因素,而点云精度会直接影响土石方计算结果。本研究在获取站址点云数据的基础上,对原始点云数据进行分类等处理,利用外业检查点研究点云的精度,并从点云与检查点的高程误差、高程中误差及高程相关性方面分析评价点云数据的精度。最后使用地形点云数据,利用Civil3D软件来分析不同点云密度,及不同点云分块处理对土石方计算结果的影响,以此辅助换流站站址选择工作。
2020年01期 No.135 29-3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吕严兵;方毛林;葛奎;刘会武;
目前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点云密度大以及方便可视化处理等优点,逐渐应用于基础测绘、三维建模、林木调查以及电力勘测等领域。为了论证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在山区输电线路工程中的优势,满足输电线路工程勘测基本要求,本文结合青海—河南±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11标段),从路径优化、定位、平断面绘制等角度,阐述了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在山区输电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并将机载激光雷达数据与实测数据对比。结果表明: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在山区输电线路工程中应用广泛且测量精度较高,能够满足输电线路工程设计要求,可以极大提高外业勘测效率。
2020年01期 No.135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6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郭义;陈琪;周政;杨伟明;彭泽华;
红层泥岩崩解劣化特性的定量化研究较少。首先选取崩解性红层泥岩为样本,探讨设定了红层泥岩试样崩解研究的试验条件,通过X射线衍射、微细观结构试验成果获取了试样的物质成分及胶结结构,为本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引入"粒度分形模型",用分形维数对红层泥岩崩解物的粒度特征进行定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试样崩解物颗粒组成具有分形特征,分形维数随干湿循环先增大后趋于动态稳定,红层泥岩崩解特征及机理表明分形维数能够很好地反映其崩解进程,分形维数可作为红层泥岩崩解特性定量化表征参数。
2020年01期 No.135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8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黄兴怀;张明瑞;霍少磊;戴国亮;
变电站工程中PHC管桩的承载力主要通过静载试验获得,自平衡测试法在变电站PHC管桩承载力测试中的应用较少。本文通过对芜湖某220 kV变电站工程三根PHC管桩试桩进行自平衡法检测,所得结果与同一场地三根PHC管桩静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荷载箱埋深位置的确定原则,并采用MATLAB软件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自平衡法与传统静载试验方法结果吻合较好,黏性土中自平衡转换系数γ的取值为0.69~0.79,现行规范中取值0.8~1.0是偏于安全的。
2020年01期 No.135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9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顾欣;邓文祥;杜龙;
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侧煤仓一次风管道的气流分布,提出优化的一次风道布置方案。结果表明,侧煤仓布置方案容易引起冷热一次风流量不平衡,从而导致温度场、压力场分配不平衡。通过优化管道布置,冷热一次风分配不平衡能得到很大改善,温度场和压力场分布也都趋于平衡,尤其两台一次风机的压头趋于一致,为制粉系统、燃烧系统的运行带来很大好处,提高电厂的运行经济性。
2020年01期 No.135 48-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志广;王锋;李诚;左孝红;李红星;
本文通过数值模型(数模)研究和分析了直筒锥段型钢结构冷却塔塔筒段流场特点,并探讨了直筒锥段型钢结构冷却塔内阻力计算方法。结合风洞物理模型(物模)试验,定性评价了塔内结构构件对塔筒内阻力的影响。数模计算及物模试验结果表明,冷却塔塔筒段阻力值相对较小,在整个冷却系统中所占比例不大。直筒锥段型钢结构冷却塔阻力计算可沿用双曲线冷却塔的阻力计算方法,塔的总阻力计算时建议增加一项塔筒内阻力。蒙皮内置的直筒锥段型钢结构冷却塔塔筒内阻力可采用本文的速度突变构件局阻计算公式进行估算。蒙皮外置的直筒锥段型钢结构冷却塔塔筒内阻力相对较大,可参考本文研究结论或根据具体项目数模或物模研究结果确定。
2020年01期 No.135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2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殿臣;赵林;
对国内现行较常见的四种供热改造方式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佳方式即增汽机+热网站供热方案。这种设计方案可以减少机组的冷端损失,实现能源的阶梯利用。提高了电厂一次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电厂发电煤耗,显著提高供热能力和经济性。同时契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是一种既环保又经济的最佳热电联产方案。本文着重论述了增汽机回收乏汽方案在该电厂的应用情况。
2020年01期 No.135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