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勘测设计》杂志社有限公司

Magazine Office of Electric Power Survey & Design

《电力勘测设计》期刊宣传视频


陕西院院庆专栏

  • 湿烟囱出口“石膏雨”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陈世新;杨涛;

    火力发电厂湿法脱硫后均采用"湿烟囱"排放方案,产生的"石膏雨"现象带来严重的环境影响和危害,本文对湿烟囱烟气携带液滴来源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减少石膏雨的产生。

    2014年04期 No.80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大型化水车间一体化DCS物理分散应用

    袁敏;李清;

    全厂DCS一体化及物理分散布置控制模式,在国内电厂控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一体化DCS物理分散布置对优化主厂房布置、节约投资有着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某化工园区化水车间控制系统介绍,讨论了一体化DCS及物理分散布置方式在电厂化水车间的应用,供国内大型化水系统控制参考。

    2014年04期 No.80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温高压机组高背压供热的效益分析

    范增社;屠珊;杜洋;唐玉麟;杜海滨;

    面对日益严格的节能和环保要求,在冬季采暖期,高温高压机组高背压工况运行向外供热方式的应用愈来愈多。本文采用回热系统热平衡法和近似热力计算法,以50MW机组高背压供热为例分别计算了额定工况和变工况下背压与给水量、排汽量以及热耗率和煤耗率的变化规律,当背压0.032MPa时,可以满足建筑面积182万m2的采暖用热,经济性分析表明可在一年半收回成本,环保性分析表明在一个采暖期内与供暖小锅炉相比减少标煤耗30877t,可极大地减少CO2、SO2、烟尘和灰渣的排放量。

    2014年04期 No.80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智能变电站三维设计在陕西院的发展与应用

    赵雅媛;许万军;韩永兴;张沅;

    本文介绍了智能变电站三维设计平台目前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详细介绍了陕西省电力设计院开展智能变电站三维全专业研发背景、设计内容以及应用成果。相对于传统的变电站二维设计模式,智能变电站三维设计能有效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提高变电站设计自动化程度,缩短设计周期,有利于工程方案优化和全寿命周期智能电网建设。

    2014年04期 No.80 8-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智能变电站设计节能措施方案研究

    冯星;张芸;

    文章研究了智能变电站设计中节能措施方案。分别从主变压器、站用变等设备选择和照明系统,土建、水工、采暖和导体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方案,对实际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2014年04期 No.80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智能照明系统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研究

    任孝岐;杨扬;吴瑜珲;

    本文介绍了智能照明系统的主要特点、主要功能及使用后可达到的效果。实现照明控制系统智能化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可以提高照明系统的控制和管理水平,减少照明系统的维护成本;二是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照明系统的运营成本。2009年7月,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目标,在变电站采用智能照明系统符合智能变电站建设的要求。

    2014年04期 No.80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相序排列对1000kV/500kV同塔四回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研究

    雷小舟;刘阳;温灵长;

    分析了适用于1000kV/500kV同塔混压四回交流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计算方法,计算了所有相序排列方式下的工频电场、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水平,对比结果获得6种最优相序和6种最差相序,并讨论了最优相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采用最优相序布置导线可以明显改善电磁环境,且随着导线空间布置的变化,最优相序始终不变并保持在电磁环境方面的优越性。

    2014年04期 No.80 17-1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光纤包埋技术探讨

    雷宏;郭品侠;刘芮杉;翟羽羽;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通过光纤将传感信号从高压侧引到低压侧,光纤需要包埋在绝缘子中。本文通过对各种材料绝缘子包埋光纤技术的探讨,提出陶瓷绝缘子光纤包埋技术需要引起行业的重视,以及实现该技术的必要性。

    2014年04期 No.80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生态式土工格栅挡土墙在变电站工程中的应用

    武萍;王胜利;郭阳;李佳佳;

    随着我国建设的大规模进行,现有耕地面积持续减少,选择经济适用的挡土墙类型是变电站工程的重大课题。针对此现状,由传统重力式挡土墙谈起,引入新型的生态式土工格栅挡土墙,结合实际工程,从技术特点、经济效益等方面对不同类型的挡土墙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造价控制要点。提出加快推广生态式土工格栅挡土墙的建议和意见,对实现电力建设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014年04期 No.80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RC框架结构地震倒塌性能分析

    杨丰;王胜利;董淑卿;杨西娜;

    本文提出了以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损伤指数双向控制的地震倒塌准则,选取已有的地震动记录,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揭示了楼层高度、结构高宽比、框架柱轴压比及楼板约束强度等诸主要影响因素对RC框架结构地震倒塌易损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对其抗地震倒塌能力进行了定量化的评价。本文的研究为评估RC框架结构体系的抗地震倒塌性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工程意义。

    2014年04期 No.80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密度电法外接电源轻便化改进的探讨

    黄锋;古广林;高森;朱多林;

    本文用层叠电池构建电池模块,利用串联增压、并联增流的原理将模块组合成电源来取代过去给高密度电法仪供电的1#电池电源,达到从体积和重量上轻便化的目的。通过对比试验分析,该新电源可以达到与老电源相同的测试效果,但在体积和重量上得到明显降低,减轻了山区线路勘察中高密度电法电源笨重的问题,并节约了劳务成本。

    2014年04期 No.80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电力勘测设计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刘明放;王丹;杜义福;

    本文介绍了电力勘测设计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现状。基于此,阐述了我院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方案。最后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坚持电力勘测设计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向一流的工程公司迈进,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4年04期 No.80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设计企业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探析

    于颖黎;吴建华;

    本文主要从内部审核的作用、审核员培养、审核的策划、实施、后续活动等方面,就如何搞好设计企业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进行研究和探索,旨在保持企业管理体系的充分性、有效性的同时,促进管理体系高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2014年04期 No.80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力设计企业科技项目管理探索及思考

    郭品侠;屈克;

    文章主要结合陕西省电力设计院科技项目管理工作,介绍了科技管理取得的经验,分析了存在的差距,针对问题,提出了若干个有效建议。

    2014年04期 No.80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推行审计通报例会制度完善审计闭环管理系统——谈陕西省电力设计院审计管理工作

    胡雪蓉;姚永利;

    随着市场的开放和规范,企业的业务范围不断增大,实施经营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所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企业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要求越来越高,内部审计业务越来越多,审计范围越来越大,原有的审计项目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陕西院自2011年开始推行审计通报例会制度,实施完善后的审计闭环管理系统。本文对陕西院推行审计通报例会制度的实施背景、内涵、做法和效果做了详细的阐述。

    2014年04期 No.80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人物风采

  • 第二批全国电力勘测设计行业资深专家

    <正>晏志勇,工程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历任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外事办副主任、规划处处长、副院长;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副院长、院长。兼任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大坝协会副理事长、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获全国优秀科

    2014年04期 No.80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信息

  • “华龙一号”总体技术方案通过审查

    <正>8月21日~22日,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在京组织召开"华龙一号"总体技术方案审查会。"华龙一号"是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在我国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际三代核电技术先进理念,汲取日本福岛核事故经验教训,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研发的自主三代核电机型。由43位院士、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经认真审查,一致认为,"华龙一号"成熟性、安全性

    2014年04期 No.80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世界首台电厂特高压变压器在平圩火电成功安装

    <正>2014年8月21日,世界首台27kV/1000kV电厂特高压变压器在平圩电厂三期工程成功安装,创造了新的世界记录。作为"皖电东送"重要配套电源,淮南平圩电厂三期百万机组工程设计输出1000kV电源直接送入特高压电网,因此,世界首台27kV/1000kV电厂特高压变压器应运而生。

    2014年04期 No.80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糯扎渡直流工程首次实现无接地极运行

    <正>8月3日,南方电网第二条±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糯扎渡直流送电广东工程顺利完成第一阶段无接地极运行系统调试,率先在国内实现无接地极、以站内接地网作为接地端的方式运行,输送功率300万kW。此次调试完成了"无接地极双极闭锁、功率升降、双极联跳、直流线路故障响应"5个大项、17个小项的调试工作;累计投入运检人员50余人,完成各类操作3341项,开展软件修改、定值整定、数

    2014年04期 No.80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岩土工程·勘测

  • 锚杆质量无损检测技术在水工洞室中的应用

    全朝红;李建中;陈程;

    简要介绍了锚杆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的方法、原理及其实际应用效果,通过建立锚杆注浆密实度与波形特征之间的关系,总结出锚杆施工质量问题涉及的有效锚固长度、注浆密实度及缺陷大小和位置三个方面的评价方法,为工程质检和评价提供依据,是一种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

    2014年04期 No.80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蒲圻电厂~咸宁500kV输电线路某采空区稳定性评价

    曹文庆;黄河;王禹;

    本文简要介绍了蒲圻电厂~咸宁500kV输电线路工程经过游家山煤矿采空区背景,并查明了采空区的地质情况,通过建立相应的地质模型,对采空区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对其稳定性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及总结,通过对比得出应用覆岩破坏高度及荷载影响深度综合评价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相对科学合理,该方法可在类似采空区工程中推广使用。

    2014年04期 No.80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小型GIS软件在线路初勘中的应用

    张思祥;

    在线路初勘中使用SRTM/GDEM高程数据和Google Earth高清影像等开放的GIS资源,弥补了1∶5万地形图时效性差和精度低的不足。采用GlobalMapper、MicroDEM、GetScreen、Acad2kml等小型软件灵活组建GIS平台,可将初勘阶段收集的多种地理信息融合在一起开展路径优化设计。利用SRTM/GDEM还可对路径进行3D分析、计算高程断面图用于预排位。采用小型GIS软件改变了原始低效的选线工作模式,提高了初勘阶段现场设计的效率和深度。与专业GIS软件的对比表明小型GIS软件更适合初勘阶段的现场设计工作。

    2014年04期 No.80 52-5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发电设计

  • 一起汽轮机断油烧瓦事故的调查及处理

    陈强;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是保证汽轮机安全运行的重要系统,系统故障会造成断油烧瓦事故。文章简述了某135MW汽轮机调试过程中,高启油泵与主油泵切换过程中不能正常供油所引起的断油烧瓦事故,调查了事故的经过,分析了不能正常供油的原因。检查、测量轴瓦的磨损情况,编制轴瓦更换及润滑油系统处理方案,从保证转子正常盘车、轴瓦处理、油系统检查及滤油处理、高压汽封处理、转子定位几个方面进行处理,保证不弯轴,轴系中心不发生变化及油系统清洁。处理后开机调试,瓦温及振动正常,结果理想。

    2014年04期 No.80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奥法在核电厂盾构法隧道取水工程中的应用

    尤雪娣;

    A核电厂采用盾构法隧道取水,隧道内径达6200mm,为电力行业之最。盾构法取水隧道所穿越的土层相当复杂,尤其是起始段为局部基岩。A核电厂首次将新奥法引进到电厂取水盾构法隧道施工工艺中,成功地解决了土压平衡盾构机不适用于穿越局部岩基的难题,为今后电厂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2014年04期 No.80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电网设计

  • 基于CAN-bus总线的变电站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刘志强;郭亚昌;王维琴;曹效霞;

    照明系统作为变电站的基础设施为变电站提供照明服务,照明控制的智能化是变电站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通过对变电站传统照明和智能照明的对比,介绍了智能照明的概念、特点和优势,提出了基于CAN-bus总线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并指出了该智能照明的系统功能。

    2014年04期 No.80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钢管桁架桥在多回路电缆线路跨河中的应用

    梁德飞;肖志军;

    介绍一种新型的电缆过河钢管桁架结构桥架,为大型空间拉压杆单元体系,提供8回110kV电缆和18回10kV电缆通过,空间布置合理,结构传力清晰,且与周边环境有相对独立性。通过与其他电缆过河方案比较,说明是一种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安全性的和合理性的方案。

    2014年04期 No.80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2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美输电线路铁塔设计标准比较

    王永华;朱江;罗建荣;应一辉;

    中美两国输电线路设计标准中对铁塔结构的计算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相似度,通过对中国《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2012)和美国《Design of Latticed Steel Transmission Structures》(ASCE10-97)中关于铁塔结构设计中的荷载取值、工况组合、设计方法及构造等方面的不同点进行分析比较,分析结果可为输电工程设计同仁提供参考。

    2014年04期 No.80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