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勘测设计》杂志社有限公司

Magazine Office of Electric Power Survey & Design

《电力勘测设计》期刊宣传视频


管理论坛

  • 科技项目协同管理的初步研究

    戴洪军;崔捷;

    科技项目管理与生产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两项重要内容,两者既有共同点又存在较大的差异,科技项目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与难点,为了有效地开展科技项目管理工作,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改变目前常规的科技项目管理方式,通过科技项目管理创新课题的研究与开发,构建了"科技项目协同管理系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科技项目协同管理信息系统(STPMIS),实现了科技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本文对科技项目协同管理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2014年01期 No.75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人物风采

  • 第二批全国电力勘测设计行业资深专家

    <正>张春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1985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1993年取得西南交通大学桥隧结构工程硕士学位。历任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六部副经理、设计一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院副总工程师、院总工程师、院技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电力公司水电站大坝安全监察中心总工程师,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理事等职务,先后担任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副经理,泰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经理兼设总、锦屏二级水电站和白鹤滩水电站项目经理等项目职务,现任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大坝安全监察中心主任。教授高受务特殊津专家咨

    2014年01期 No.75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岩土工程 ? 勘测

  • 某电厂地基和基础方案选型研究

    谭光杰;刘金丹;

    项目属于贵州西部山区河谷煤系地层上的老厂改建工程,建设场地岩土条件极其复杂,地基和基础方案存在多种可比性。基于场地实际情况和项目参建各方的详细工作与研究,提出了差异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地基和基础选择原则。通过施工勘察的提前投入、全面的勘察设计服务,方案成功实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积累了经验。

    2014年01期 No.75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处理工程关键技术分析

    周匡营;林伟斌;

    真空一堆载联合预压处理越南某电厂软土地基遇到较多不同于国内工程的制约条件,没有相关国际通用规范可供使用。本文针对这种特殊情况下的软基处理工程进行补充勘测、土工试验,并主要在水平排水系统新型设计、密封墙设计施工、真空系统措施、沉降计算中理论沉降值的推定、施工过程中的沉降监测、沉降监测资料的应用、推算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控制,使工程竣工后经处理的软土层的沉降量、固结度、承载力均满足合同技术要求。

    2014年01期 No.75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综合物探方法进行风电场岩性分层

    习建军;王中荣;李静;

    随着我国风电行业的大力发展,在钻机无法到达的风机位,如何查明岩体上部覆盖层厚度,划分岩体风化界面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在河北两个风电场的岩土工程勘察中,针对介质的电磁差异,应用探地雷达方法查明地下岩性分布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差异,应用瞬态瑞雷波法也可以有效查明地下岩性分层情况;在同一个风机位进行联合勘探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物探方法解释结果与钻孔资料均吻合较好,二者可以相互验证补充,提高了解释精度,为电力岩土工程勘察中综合物探的应用提供了一类实例。

    2014年01期 No.75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4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种适用于CORS省级大地水准面模型简易建立方法

    葛奎;张从宝;方国锋;

    CORS建立后,为进行大地高和正常高之间的转换,必须建立大地水准面模型,为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EGM2008重力场模型和较少的GPS/水准数据的省级大地水准面模型的简易建立方法,通过简化的并考虑基准系统偏差的数学模型,选择幂指数为2的反权距离法用于高程异常残差场的拟合,较短时间内建立了高精度的省级大地水准面模型。经外业检测及工程应用成果显示,所建立的大地水准面模型精度可信,能够显著提高转换效率。

    2014年01期 No.75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风电场测绘中ZY-3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研究

    张济勇;闫建军;

    针对风电场场址地形图测图特点,提出了采用资源三号卫星影像资料的测图方法,分析了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原理,并对单景影像地面控制点的选择作出了理论和试验的分析,得出了明确的结论。

    2014年01期 No.75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发电设计

  • 株洲电厂1×310MW机组接入方案优化研究

    张武军;王二林;邓志奇;

    基于株洲电厂现有接入点附近电源富余,而株洲电网云田~桂花断面导线截面偏小,潮流输送压力大,供电可靠性较低的情况,本文对电厂3#机组(1×310MW)提出了一种兼具可操作性和技术经济优势的接入系统优化调整方案,并对调整前后方案的供电可靠性、系统稳定水平和运行网损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优化调整方案一次投资较小,实施方便,可实现电能的就地消纳,能大大提高株洲电网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经济性,远景适应性好,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显著的技术、经济优势。

    2014年01期 No.75 27-3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超临界机组仪表导管壁厚计算的适用条件

    侯新建;包一鸣;

    本文介绍了内压直管最小壁厚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分析了工程设计中内压直管最小壁厚计算公式,指出了GB 50764、DL/T 5054、DL/T 5366标准中内压直管最小壁厚计算公式与ASME B31.1不同处;说明超超临界机组仪表导管壁厚计算依据应是ASME B31.1,且仪表导管应选用接近的较厚壁厚。

    2014年01期 No.75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圆形焊接弯管的径向变形受力分析

    邓广义;范旭;

    圆管段或圆锥管段在端口与其它圆管段或圆锥管段形成角连接时,角连接焊缝处不同管段由于变形的方向不一致而使内应力形成了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得在径向形成了合力,这个合力阻止径向变形。

    2014年01期 No.75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厂主厂房BIM初探

    敖凌云;敖雪;

    电厂主厂房是一个涉及多专业、多工种,情况错综复杂、多因素交织的大型工业厂房,与十几个专业密切相关,各种管道、设备、构件、电缆、复杂水平和垂直交通、检修和运行通道等交汇于此,还有众多功能要求、防护要求和检修维护运营要求等,充分利用BIM技术能更好并高效地解决各方面的设计和协同等问题,也为主厂房运行和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可能和条件。

    2014年01期 No.75 38-4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分散式风力发电与山区小水电互补的研究

    杨建楠;

    本文通过对分散式风电发电场和小型水力发电站的特点的比较分析,论证了在我国南部山区建设分散式风电发电场和小型水力发电站互补发电系统的可行性。并对这一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互补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后的影响及解决方案做了相关论证。

    2014年01期 No.75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5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信息

  • 电力2013年度数据

    <正>2014年1月1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据统计,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3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4511小时,同比减少68小时;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9400万千瓦;2013年电源基本建设投资3717亿元,电网投资3894亿元。

    2014年01期 No.75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电网设计

  • 山区输电线路的环保设计和措施研究

    曾二贤;包永忠;杨景胜;高斐略;

    环境保护在输电线路工程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研究并总结了山区输电线路环保设计的若干理念,主要结论如下:优化铁塔长短腿的极差设计,为基础配置和选用提供更大的空间;因地制宜选择性地设计特殊的塔型(如小根开铁塔、跳线上绕塔、Z型边坡塔、三角形断面塔等),可满足山区工程实际需要;优先选用原状土基础和新型环保基础型式;长短腿与不等高基础配合塔脚架使用可最大限度减少开方,建设性提出了几种适宜的塔脚架方案;山区塔基边坡推荐优先采用生态或综合护坡方案。

    2014年01期 No.75 46-5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输电线路挤扩支盘桩试验及承载力计算研究

    赵贞欣;周卫;张琰;李旭;李占岭;

    本文通过沧州滨海软土地基上进行的挤扩支盘桩与等直径灌注桩静载荷试验,探讨了挤扩支盘桩在输电线路中应用的可行性。根据试验结果,挤扩支盘桩具有较大的抗压和抗拔承载潜能,其抗压和抗拔极限承载力比等直径灌注桩提高11%~20%。按不同技术规范所建议的单桩承载力估算公式进行了承载力计算并与试验值进行分析比较。对规范估算公式和试验结果中桩侧阻力、支盘端承力、桩端阻力在单桩承载力中所占比例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规范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差异,提出了其承载力计算公式的修正建议。

    2014年01期 No.75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南网同走廊多回线路现状研究

    韩玉康;宁淼福;李三;罗楚军;马凌;刘文勋;

    对同走廊线路,若同一断面多回线路同时发生故障跳闸,将对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对架空输电线路常见隐患进行了统计分类,针对不同风险隐患类型给出了同走廊多回线路的定义,利用三维GIS数据库和现场调研等方式,对南方电网500kV及以上交直流输电线路同走廊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为风险管控和运行维护提供基础数据。

    2014年01期 No.75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5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电网协同设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江春华;罗新伟;陈显龙;孙敏杰;牛仁义;

    为解决电网设计工作中有关基础数据收资与共享、协同设计、设计流程的标准化、多场景精细化设计等问题,研发了一套涵盖设计工程管理、勘测及基础数据管理、设计标准管理及多场景输电线路设计功能的电网协同设计信息系统。以数据资源管理为主线,服务于设计院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阶段的快速选线、路径优化、杆塔定位、站址规划的日常工作,通过工程管理、版本管理实现各专业协同办公。在北京、山西、内蒙古等多个设计院具体工程的实施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电网设计工作的协同水平、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2014年01期 No.75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计算机应用

  • 企业级非结构化数据中心存储组织形式探究

    王延田;肖少辉;姜传鑫;

    非结构化数据蕴含着企业大量的核心知识和无形资产,是企业得以发展壮大的宝贵财富,特别对电力规划设计企业来说,尤为如此。科学管理和合理应用这些非结构化数据已经成为企业正确决策、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本文详细分析了企业级非结构化数据中心对数据存储组织形式的核心需求和研究路线,结合企业实际,给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非结构化数据存储组织方案,并介绍了原形系统应用情况。该方案使非结构化数据在企业内部得到了高效存储和便捷应用,也为企业级非结构化数据中心进行数据集中存储、统一管理、标准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企业在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和应用方面提供了可行的建设思路。

    2014年01期 No.75 69-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水力发电

  • 董箐水电站垫层钢管的设计研究

    申显柱;李水生;湛正刚;

    水电站引水钢管末端与发电厂房蜗壳连接处存在变形应力协调问题,董箐引水钢管设计中,采用垫层钢管取代波纹管伸缩节,并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验证了垫层钢管能适应变形应力协调,具备伸缩节类似功能,且该结构型式可降低施工难度、缩短工期、节省工程投资,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2014年01期 No.75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技术经济

  • 取水构筑物单位造价指标的快速计算方法

    李华;冯志勇;蒋大永;

    鉴于取水构筑物投资高昂、造价计算难度大的特点,深入研究其施工工艺和相关计价子目,研究提出了取水构筑物单位造价指标的快速计算方法,该方法可基于简要的基础数据,计算出垂直顶升竖管、取水头、Φ≤5000水力出土盾构掘进钢筋混凝土衬砌隧道、钢衬砌隧道的单位造价指标,从而可为投标报价、方案比选、概算编制提供重要依据。

    2014年01期 No.75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