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勘测设计》杂志社有限公司

Magazine Office of Electric Power Survey & Design

《电力勘测设计》期刊宣传视频


岩土工程·勘测

  • 水泥搅拌桩在变电站软基边坡抗滑治理中的应用

    谭可立;

    通过理论计算,结合某500kV变电站工程实例,介绍了将水泥搅拌桩做为抗滑桩的设计方案在软基边坡抗滑处治中的应用,对该工程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提出该软基边坡处理技术的应用范围。

    2011年03期 No.53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煤炭采空区输电线路塔基变形监测及治理

    王克东;古广林;高森;张伟;

    对采空区地表变形及铁塔倾斜进行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出了地表变形的特征及变形的发展趋势,对采空区地表变形做了预测,并提出了岩土工程治理措施。

    2011年03期 No.53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新疆某电厂特殊性土工程性质研究

    赵羽;孙茂前;叶长峰;

    新疆某电厂场地土为特殊性土,该场地土既是湿陷性黄土又是盐渍土,文章对该特殊性土的工程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该特殊性土的地基处理方式提出建议。

    2011年03期 No.53 8-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免棱镜激光测距法在电力线舞动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李斌;朱亚光;吴帅;

    目前,我国输电线路的舞动治理正成为一个电力行业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其治理的主要措施便是加装防舞装置,为此需要精确测量安装位置的电力线导线相间三维距离才能保证防舞装置安装准确。通过多种方法比较,全站仪免棱镜激光测距法可以认为是目前最为成熟,实施效率较高,且测量精度满足施工要求的一种测量方法。

    2011年03期 No.53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GPS长距离线性大地高与正常高比算分析

    高鹏;

    GPS定位技术是现代大地测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它可以直接精确地测定地面点的三维大地坐标。利用GPS定位技术所获得的三维坐标中的大地高分离求解正常高或海拔高,必须具有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的成果。GPS快速、高效、高精度的技术特点,使得建立高精度高分辨率大地水准面的工作日益迫切,使其能和GPS大地高精度相匹配,实现替代水准测量的目的。

    2011年03期 No.53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风速系列一致性修正方法研究

    张洋;

    近几十年来,受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影响,气象台观测风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本文通过聚均修正、提取趋势项修正、聚均修正+提取趋势项修正三种修正方法对风速系列进行修正,推求满足频率计算一致性要求的风速系列。实际应用表明,修正方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及修正效果。

    2011年03期 No.53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0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糯扎渡送出工程设计风速取值分析

    谢运华;

    风荷载是送电线路的两大基本自然荷载之一。本文总结了多年从事送电线路工程勘测设计之大风灾害评价和防治的经验。即定量确定设计风速的基础是依据气象站实测长序列资料计算的和据地区基本风压反推的设计风速,结合国家规程规范予以定之;典型大风灾害事件与已建线路的设计和运行情况是定量确定设计风速的补充和定性判定风力等级的重要依据;当地大风成因分类、大风灾害区域分布和地形地貌特征是认识大风灾害时空分布规律与较科学地划分冰区的重要补充。提出了2008年冰灾之后的新规定风荷载等级实际上是比之前降低了;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建议。

    2011年03期 No.53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人物风采

  • 第一批全国电力勘测设计行业资深专家

    <正>陈仁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2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同年到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工作至今。历任发电机务专业设计师、科长、主任工程师、处长、副总工程师,现任华东电力设计院总工程师兼管理者代表。具有国家注册咨询(投资)工程师执业资格,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资深专家,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特级专家。陈仁杰同志长期从事电力工程设计及技术管理工作,参与了不同时期的首批大机组(火电)设计。

    2011年03期 No.53 4+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发电设计

  • 锅炉单列辅机配置在600MW级机组运用探讨

    刘鹤忠;

    本文针对600MW级机组锅炉辅机双列配置引风机,单列配置空预器、送风机、一次风机方案与常规的双列配置方案,从设备造价、运行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比较分析,技术和经济上是可行的。

    2011年03期 No.53 27-3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电力工业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徐杨;雷梅莹;冉箭;熊熙蓓;

    通过对电力工业建筑改造利用现状的回顾和总结,并结合国内外电力工业建筑改造利用的实例,提出适合电力工业建筑改造利用的策略:在以整体性保护为准则,以先进设计方法和技术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策略为线索,以经济政策为基础的共同作用下,保证城市和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1年03期 No.53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多层排架结构工业厂房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李永平;姚一丁;

    目前苏南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多层排架结构厂房,然而国内外对这类多层排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却很少,这就出现了对该结构的理论研究远远落后实际工程的情况,所以对多层排架结构厂房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反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对多层排架结构进行力学模型简化,得出多层排架结构的弹性及弹塑性层间位移,和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该结构塑性铰的出现位置及顺序等结果,进而对多层排架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出建议。

    2011年03期 No.53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发电厂空冷区域电气设备布置和选型

    王玉梅;王树森;

    到目前直接空冷机组在我国运行时间不足10年,设计和运行经验还很不成熟,本文通过对发电厂空冷区域电气设备布置和选型的再探讨,仅对已运行直接空冷机组状况进行分析探讨。

    2011年03期 No.53 41-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火电厂管道螺纹吊杆最大使用荷载计算研究

    刘立成;陈国强;郑冠捷;黄兴宇;

    火电厂管道螺纹吊杆最大使用荷载是设计和选择螺纹吊杆的重要依据,然而现有的相关规定给出的结果并不相同,造成在相同设计条件下选择的螺纹吊杆规格并不相同,影响了螺纹吊杆的准确设计和选择。为规范螺纹吊杆的设计和选择,确保火电厂的安全和经济运行,对螺纹吊杆最大使用荷载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析和探讨了与螺纹吊杆最大使用荷载有关的螺纹根部截面积计算方法、许用应力确定以及材质选择等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分析和研究了螺纹吊杆最大使用荷载计算方法,基于许用应力法给出了螺纹吊杆最大使用荷载计算结果。

    2011年03期 No.53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AESAR Ⅱ软件中使用GB标准管道材料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措施

    吴骅鸣;盛军杰;张祖辉;

    管道应力计算软件CAESAR Ⅱ目前不支持中国电力管道应力计算规范DL/T5366,支持美国动力管道规范ASME B31.1。对在CAESAR Ⅱ软件中使用GB标准管道材料,并采用B31.1规范作应力计算时,存在的安全裕量不足、应力可能超标的问题,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给出了在实际工程中处理的措施,保证管道应力安全。

    2011年03期 No.53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电网设计

  • 基于CORBA技术的特高压智能变电站通信模式研究

    苏宪华;徐迪;熊再豹;

    IEC61850规定智能电子装置(IED)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进行通信。在现有方式下,IED客户端/服务器通信模式的实现大多采用客户端与服务器直接相连的两层体系结构。本文针对此实现方式的不足,根据CORBA组件的基本原理,通过CORBA提供的ORB机制建立了三层体系结构的客户端/服务器通信模式。在全面遵循IEC61850的体系结构的前提下,结合目前特高压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契机,提出了通过构建基于CORBA-MMS的通讯结构体系来实现IEC61850通信的方法,实现特特高压智能变电站的智能通信。

    2011年03期 No.53 52-5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并联电容器装置容量亏损问题的分析

    张化良;吴怡敏;尹大千;

    文章结合变电站新建工程投产前试验检测数据,分析查找出并联电容器装置输出容量亏损的原因,是变压器招标文件的参数要求与并联电容器装置招标文件参数不匹配造成,并提出招标文件修改意见,本文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2011年03期 No.53 56-5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IEC、ASCE、GB50545规范风荷载计算对比与分析

    廖宗高;傅鹏程;

    通过对输电线路国际标准《Design criteria of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IEC 60826-2003)、美国标准《Guidelines for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Line Structural Loading》(ASCE74-2009)和我国标准《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关于风荷载计算方法的对比与分析,理清各标准之间风荷载计算的差异、便于设计人员对IEC、ASCE标准的理解和运用。

    2011年03期 No.53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平头型”掏挖基础在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应用

    余琼;王钢;

    笔者就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中有关掏挖基础应用时常遇到的几个问题作特别提出,并通过对相关规范、资料等的分析理解,结合国网公司"两型三新"输电线路的设计导则,提出与常规设计相反的思路,即原状土掏挖基础宜采用"不露头"的个人观点,供各位同行作参考。

    2011年03期 No.53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福建湄洲湾输电线路岩石锚杆基础试验与分析

    翁兰溪;赵金飞;

    对福建地区在强风化地质条件下的锚杆基础进行单锚、群锚抗拔承载力试验,研究锚杆基础的破坏模式和承载特性,通过对试验结果与现行规范进行比较,探讨适合该地质条件的岩石地质物理参数取值。扩展岩石锚杆基础在山区线路工程中的应用范围,为强风化地质条件下岩石锚杆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2011年03期 No.53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能源

  • 风电机组基础动刚度设计分析

    马龙海;张艳华;

    作为承受动荷载的高耸结构基础,风电机组基础动刚度计算是必须的。研究其动刚度随外荷载的变化规律,对准确分析器动力响应由极其重要的意义。阻尼影响抽取法研究了动刚度的动力特性,给出了相关的计算式。推出其实用计算方法对风机组基础的设计分析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

    2011年03期 No.53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风电场无功补偿容量设计与补偿方式研究

    石巍;张彦昌;张超;

    由于风力发电的间歇性,导致风电场电压的波动较大,因此需要装设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来稳定电压。本文通过计算风电场升压站无功补偿的容量和比选无功补偿装置,希望给大家一些启示。

    2011年03期 No.53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